【比特网华南肖明机】近日,因出差关系路过广州,顺道去逛了逛著名的电子一条街,解放路、惠福西路一带,在路过几家废旧电器回收店铺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去年年底门口买卖废旧电器的人熙熙攘攘的景象,现如今路过却冷冷清清的,正纳闷时看到旁边附近一国美,突然醒悟过来:是由于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结束了。
国家实行以旧换新政策两年来,对拉动家电消费、提升行业景气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回收处理废旧家电,有效解决了废旧家电出路,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家电产品消费2075亿元,销售新家电5571.3万台,回收旧家电5760.9万台。
随着2011年底以旧换新的政策的结束,冷淡下来的除了家电卖场,还有这些在电子街甚至小区旁边角落的二手电器回收店铺。不过笔者在这里担忧的,并不是因此略显低迷的家电市场销量如何推动,而是几年的短暂热闹之后,废旧家电又该何去何从?
废旧电器该走往何方?
以旧换新政策的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无论家电销售企业,还是废旧家电拆解公司,均对以旧换新政策年底终结感到不解,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跟“家电下乡”政策类似,同样期盼有类似的补助或者政策扶持。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实家电以旧换新是刺激消费的短期政策,不会长期实行,但政策结束后,废旧家电的出路和对拆解企业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中国是家电生产制造大国,也是家电消费大国,每年淘汰的废旧家电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如何合理的回收和拆解以及再利用,堪称是一个大工程。
虽然我国目前有一些废旧电器回收和处理企业,但是缺乏行业规范和指导,各种处理技术参差不齐,不仅回收效率不高,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成为了一大负面“产物”。媒体报道过的广东汕尾某些乡镇土法处理废旧电器带来的环境危害,触目惊心。
回收企业也需要提高相关的回收拆解配套水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阶段我国回收拆解企业实际运营资质并不高,多数仅可以对旧家电进行分解,可用部分进入回收循环再利用环节,但不少企业不具备“有害物质无害处理能力”。
缺乏了政策的扶持,一度成为香馍馍的废旧电器,重新回归那些街头小店甚至各色垃圾站,如何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如何统一化回收管理,又将成为一个新课题。
管理条例出台实施待规范意义重大
其实早在2011年1约1日期,我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开始实施,明确了“生产者责任制”——即谁生产谁负责旧地家电的处理费用,空调、电冰箱、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共5类产品被列为首批进入国家正规回收拆解通道的产品,国家为此将设立专门的旧家电处理基金。如果是进口电器电子产品,则由其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履行缴纳废旧家电处理基金的义务。
不过,该《条例》出台一年有余,但基金征收标准却迟迟无法出台,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一。看似有章可循却无处循的困境,让国内的废旧电器回收市场依旧是一片混乱的状况,各种合法非法的经营,废旧电器来源与走向的混乱,各种拆解与处理的不科学现象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外来企业对家电回收的渗透也已经不是新闻,比如,去年年中,日本松下公司就与杭州大地环保公司、同和环保再生事业公司等成立合资工厂抢占旧家电回收拆解先机。如果再不通过条例规范市场,恐怕家电业制造强大利润低的类似景象,有可能再回收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