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和颐酒店一名女生因被派发涉黄广告的男子误认为是同行而被强行拖拽,引发关注。无锡虽然没有因小广告发生恶性事件,但生活中形形色色流动派发的小广告也十分讨人厌。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他们对乱张贴乱涂写等顽疾的治理,采取了停机、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如何治理流动派发的小广告,又成为一个新课题,职能部门表示目前这仍是一个管理盲区。
现状:各式小广告“见缝插针”扰人
“回家时经常看见门缝里插着各式各样的广告卡片,什么健身、外卖、投资、贷款等等,看到就心烦。”家住金域缇香小区的蔡女士告诉记者,除了家门口多出许多广告卡片外,楼下信箱里也塞满广告单。但让她奇怪的是,这种“门缝宣传单”越来越多,却从没遇到过派发广告的人,“进出小区有门禁,这些人是怎么进来的,物业到底知不知情?许多业主都有同样的疑问。”
此外,私家车也成了派发小广告的重灾区,车主基本上都曾经被动接受过这些广告单。车主白先生说,自己经常出去跑业务,有时车停在路边,办完事情回来,车窗或是挡风玻璃等位置就被塞进小卡片,“如果一不小心升降窗户玻璃,卡片就会掉进门缝里,很难取出。”白先生发现,也有一些有点良心的发卡族,不把小卡片插在车窗玻璃里,而是直接塞在车把手里面。有车主反映,曾在小区门口遇到过发广告的人,他们趁着车主开车缓慢经过小区门禁的时候,很不礼貌地把卡片或传单直接从车窗缝隙扔进车里,让车主又生气又无奈。
采访中了解到,类似小卡片这样的流动广告印刷成本低,内容制作又没什么门槛,所以非常容易获得。形形色色的小卡片中,有一种是纯粹商业小广告,比如介绍附近新开的亲子培训机构、饭店、健身馆、汽车美容店等;有一种是涉及违法行为的,比如包小姐、上门按摩、代开发票等;还有一种打着擦边球,卡上显示是收购旧手机、帮人贷款等内容,市民一旦联系就可能遇到未知的风险。而多数市民拿到小广告时通常看都不看,觉得烦就随手一扔,这给环卫部门增加了工作量。南禅寺环卫所清洁工何阿姨表示,自己每天百分之六七十的精力都用于清理地上的小广告,特别是节假日扫都扫不过来,只能用扫帚推。
警惕:博眼球背后多是虚假违法内容
市民杭先生告诉记者,他住在长江北路一个商品房小区,停车位非常紧张,每天下班回家都要抢车位,抢不上时就要心惊胆战地将车停在路边过夜,生怕运气不好被警察贴条。一天早上上班时,杭先生看见路边一排车子的车窗上都有一张黄色的单子,“当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心想坏了!不会又被贴条了吧?咋就这么背啊!”他急急忙忙走向自己的车,看到左侧玻璃上赫然贴着一张“处罚单”。扯下单子仔细一瞧,杭先生又喜又气,原来这根本不是什么处罚单,而是一家投资公司的小广告,“真是太缺德了!”
“小广告的名目越来越多,什么教育培训、讨债、投资、免担保贷款、代取公积金、包小姐、办证、代开发票、重金求子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从事了13年城管执法工作的梁溪城管原北塘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季奕感叹,广告形式也愈发多样化,以前是乱张贴、乱刻画,现在升级为派发宣传单、卡片,“这种乱散发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不仅直接影响市容市貌,甚至容易成为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源头。”
“有的色情小卡片其实是个幌子”,一名锡山区的民警介绍,现在有种小卡片看上去是包小姐,背后却是个陷阱。好色之徒如果打了卡片上的电话,不法分子就会提出嫖资、置装费、交通费等各种名目,甚至还要所谓躲避公安机关检查的望风费、保证金等,他们往往是一伙人分工合作,直到受害人察觉出根本不会有小姐上门,才意识到受骗了。市区曾破获过这种类型的诈骗案件,而多数受害人因为事情的起因并不光彩,并担心自己会受到处罚,事后想不了了之,不敢声张也不敢主动报案。
尴尬:流动小广告治理让人伤脑筋
季奕分析,现在小广告从制作、运送、发放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链条,单靠某一个部门是无法整治好的。他指出,对像牛皮癣那种在建筑物上乱张贴乱刻画的行为,城管可以依据相应的条例来进行处理和处罚,去年无锡城管部门就颁布了一个关于“三乱”的处理意见,里面提出联合三大通信公司建立联动机制,对牛皮癣上的号码进行停机处理。但是对于派发小广告的行为,城管部门没有明确的管理条例。虽然巡查过程中,在人流密集的综合体、学校周边发现派发小广告行为,城管队员也会上前制止,但仅限于驱赶和没收宣传单,“不会对电话做停机处理,也不会罚款。除了无法可依以外,发放小广告者大部分是一些无业青年或者做兼职的在校学生,单纯经济处罚也起不到威慑效果。”
而从工商部门了解到,工商部门只对所广告的宣传内容是否真实、合法进行审查,目前并没有规范小广告发放的行业准则,也没有对小广告发放地点的规定要求,尤其对于这种流动性很强的派发广告行为,是存在管理上的盲区的。警方表示,小广告牵涉很多部门,涉及卖淫嫖娼、虚开发票等违法犯罪活动时,公安机关会进行调查。去年底,宜兴警方根据线索,发现某快捷宾馆内有很多带有“性暗示”内容的小卡片,循线侦查,捣毁了一个卖淫团伙。警方提醒,宾馆酒店等场所在落实实名住宿登记的同时,要加强对出入人员的管理。市民如果发现违法线索或者是受到损害,可以及时举报和报警求助。
尝试:部分社区组团队驱赶清理
因为受到广告传单发放的骚扰,绝大部分住宅小区将广告发放人员列入“不受欢迎”的人员之一。对于这些流动的小广告,有市民建议可以在社区设立的信息栏上发布,既可以获得市民关注,而且还能及时清理更换,同时还可以维护城市卫生。还有市民建议,商家应该采取多种宣传手段,选择权威的主流媒体发布广告信息。其实市民讲的这些方法,早在对付“牛皮癣”时就已经采用过,各个区都有自己的便民张贴栏,但是依然无法阻止乱张贴,用来对付流动性更强的派发小广告就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