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街头红绿灯路口发传单的人越来越多,洪城路和洪都大道加起来都快有一个连了!我们这些车主在等红绿灯时,接广告都接到手软了。我很好奇,这是一个新行业吗?收入高到可以让他们拿命来发传单吗?”11月20日,南昌市民徐先生向本报记者反映。
这群在马路上发传单的人月收入多少?整个南昌这个群体有多少人呢?执法部门对他们是什么态度?11月20日,记者展开调查。
“发传单的快有一个连了!”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洪城路和洪都大道,这两条路上发传单、小广告的人都快有一个连了!不管是红灯还是绿灯,他们都站在马路中央。看到有车窗开着的,就将传单塞进去;没开车窗的,就将传单夹在雨刮器上。也不管车主是否愿意,强行塞过来。”徐先生说,很多车主很反感,他倒是对这群人很好奇。“这群人数量不少,难道是一种新行业?整天在车流中钻来钻去,非常危险,我很佩服他们的‘冒险精神’,也很好奇他们的收入怎么样?为什么他们甘愿接这种冒险的活?”
20日上午,记者来到徐先生反映的路段。在洪城路,记者连续碰到12名男子在红绿灯路口发传单,内容有开发票的,有小额贷款的,还有一些房产广告。在洪都南、北大道上,记者遇到9人在红绿灯附近发传单,有男有女,年龄都在20至40岁之间。记者在省城不少繁华路口也发现发传单者的行踪,他们或站在红绿灯下,或穿梭在车流中,或站在双黄线处直接向驶过的小车内“飞”名片,没人过问。
有300余人在南昌发传单
在洪城路,记者看到一中年男子在路口发传单,动作灵活。记者以找工作为由,和他攀谈。他说,南昌从事这一行的有300余人,多是中年人,以男性为主。他们这行一般从熟人处接活,工资是计件的,发放1000张名片赚100元,熟练者从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可发完2000张,“老板5天结一次工资。”至于危险,男子说:“没办法,为了生活嘛!我每天有200元收入,一个月下来最少4000元。如果干满30天,就有6000元了。”
在象山路与民德路交会处,一名发放传单的中年男子说:“在红绿灯下发放传单的,老板一般不会用年轻人,30岁至40岁的人做事慢,不会做太危险的动作,所以老板固定用我们。”
思考:谁来保障他们的生命?
对于此现象,南昌市交管部门工作人员说,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3条规定,行人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散发广告单的行为影响了交通秩序,涉嫌妨碍道路交通安全。如果导致事故发生,其损伤难以得到赔偿,而且还要赔偿他人损失,雇佣他们的公司也要承担赔偿责任。
执勤交警说,对于马路上发传单的行为,他们一直在制止,希望广大市民也一起来制止这种行为。“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开车窗,不要接收传单,相信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意识到在路口发传单是不受欢迎的。”
文/图记者罗素静实习生罗雅姣谢裕琛
即时·点评
牛皮癣是城市一个通病,屡禁不止。我们有过反思,有过行动,有过成效,可没办法斩断小广告“背后的黑手”。记者调查发现,不菲的收入、不高的处罚成本,驱使一些人甘冒生命危险接活。
治病要除根。问题在于,我国尚无明确法律条文可对此现象做有效约束和打击,公安机关抓到了也只能说服教育,结果是消耗了人力、财力、物力却难以取得成效。因此,有必要从立法上加强对此类行为在起始阶段的约束和打击,从源头上斩断黑手,剔除病灶。(记者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