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能否成为青春职业
2011年3月22日 12:43 东阳新闻网
早上看闾丘露薇的博客,里面有一篇文章《保姆这个行业》。她说从香港回内地过年,发现朋友们谈得最多的就是保姆难找,特别是让人满意的保姆难找;其次是保姆的工资很不好界定。闾丘露薇如是言:“来看内地,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多的问题,除了对于这份工作的心态,缺乏专业培训之外,政府管理的缺失是最主要的原因。完全地让市场自行解决,在过去需求不多的情况下还能运转;但是当需求增加,这个群体的人数快速增加之后,政府的放任,只会造成这个市场的混乱。”
这个可能有点不好说,至少在我看来,本地政府并没有放任之举,而是在想方设法通过培训解决保姆的专业化程度低这一难题。但更难的是,如何让更多高素质的人员进入这一行业领域,比如说让高职毕业生或者其他大学生?闾丘露薇的博客里刚好还收藏了一篇文章,说的正是“大学生农民工”现象,文章指出,没有经过技术培训从而没有技术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不包吃住还拿不到2000元的月工资,而一名熟练的农民工,不仅包吃住还能拿至少3000元月工资。乍看起来,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如果把这些大学生集中起来,通过培训,掌握技能,摆正心态,成为高素质的家政服务人员,并非没有可能。像举世闻名的“菲佣”,就是高级的专业化保姆,当中并不乏高学历者。菲佣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著名的产业,和当地政府的推动引导不无关系,至少在菲律宾,并无“保姆即下人”的观念。而在国内又是如何?别的不说,单从一部电视剧《我的美丽人生》就可以窥见一斑:大学生王小早毕业后到上海,谋得了一份保姆的职业,其间与同是大学毕业的服装设计师金波相爱,却遭到了金母、一位有着几十年从业经历的“老保姆”的强烈反对。于是,故事围绕王小早与金波说服“老保姆”捍卫爱情而展开。最后是皆大欢喜,小保姆收获了爱情,也收获了事业,成立了一家家政服务公司。
这部电视剧至少透露了两点信息:一是保姆都看不起保姆,保姆又如何赢得地位?二是年轻化、高学历专业保姆已经成为家政服务市场主流需求,而这个市场上结构性矛盾凸显,需要更多大学生加入。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引导与渗透后,保姆市场必将朝高学历、年轻化发展。大学生如果能审时度势果断进入,不仅能成就一个青春产业,还能抢占事业发展先机。当然,这里面重要的是革新观念,诚如闾丘露薇所说:“家庭佣工也好,保姆也好,首先应该把它看成一种工作行业,而不是过去人们心目中的下人的角色。”其次是政府要进行引导,像香港政府为了保障家政服务业发展,要求雇主和外佣签署合约,并且向政府缴纳税款,而这些税款,则是用在处理这些外佣的身份文件以及管理等方面。政府还规定了外佣的最低工资、基本的居住条件、享有的劳工假期天数,每年雇主要负担外佣返乡的单程机票。同时政府对外佣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周末放假,必须最晚在几点回到家等。
如果国内能做到这两点,大学生从事家政服务业,就有了制度保障,保姆成为“青春职业”,也就指日可待。至少,对规范保姆市场而言,这并不是坏事。
相关新闻 >
进入东阳侬社区说两句QQ群号:82522270、116319846